北京美食
豆汁、豆腐脑
豆汁、豆腐脑,据《燕京风俗志》载,是北京同期的辽国食品,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。豆汁是绿豆制品,有清热解毒。利水保肝,帮助消化,软化血管的功能。在北京南新华街的“豆汁张”和原在东安市场的“豆汁何”制售的最有名。豆腐脑据说是河北省饶阳人经营的最佳,他们选用自产的黄豆作原料,颗粒饱满圆润,油性大,出品率高,经常可以看到肩挑小摊,佐料齐全,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。许多海外重返故里的老北京,一下飞机就打听哪里可以吃到豆汁和豆腐脑。其受人喜爱,于此可见一斑。具体做法分别简述如下。
原料:
绿豆 10千克 百合粉汁 4.75千克
老浆水 15千克 酱菜 适量
制法:
1、 制作生豆汁;将绿豆淘洗干净,换水浸泡十几小时(水要超出绿豆两倍,冬季可用温水),待豆皮用手一捻就掉时捞出,加水磨成稀浆(每公斤绿豆约可出稀浆5.3公斤),稀浆内加入老浆水15公斤和清水120公斤(水要分次慢慢加入)过滤,约可得粉浆175公斤左右 入缸内沉淀12小时,沉入底层的是白色的淀粉,上面一层是灰绿色质地较浓的生豆汁,最上一层是浮沫和清水,把它撇去,生豆汁则舀出进行熬制熟豆汁。
2、 熬制方法:将舀出的生豆汁再进行一次(夏季需6小时冬季需12小时),然后下锅煮,煮前要在锅内先放少量清水烧开,再倒入生豆汁,倒时要边倒边搅边烧,力求做到不生不糊不澥,一直熬到快开时,即将百合粉汁加入,继续烧到第二次开起时,移在小火上保温,不要用大火(火大就易变成麻豆腐)也不要使糊锅或冷却,即可随吃随盛(约可盛500碗)。
3、 喝豆汁时,一般要配上可口的酱小菜,酱小菜用自己腌制的,有从酱园买现成的。都切成细如发丝,用小碟盛起,浇上辣油即成。
特点:
灰绿色,汁浓醇,喝口豆汁,吃口菜丝,酸辣带甜味,风味特殊。
(二) 豆腐脑
原料:
黄豆剅 5千克 瘦嫩羊肉 1.5千克
熟石膏粉 225克 干菱粉 3.25千克
口蘑 250克 花椒 5克
蒜泥 500克 精盐 100克
酱油 500克 辣椒油 100克
麻油 100克 味精 5克
制法:
1、 豆腐脑;(1)将黄豆用凉水泡胀(春秋季需泡3-6小时,夏季泡一小时,冬季泡五、六小时,天冷急用,可用温水泡,加水约15公斤磨成稀糊,越细越好。然后再加凉水 15公斤搅匀后,装入布袋反复滤出浆水,直到豆渣不腻为止,5公斤豆剅以出35公斤浆汁为宜。然后撇去浆汁上的浮沫,用大火烧沸,随即舀出三分之一的浆汁,另用盆子盛 起,其余的浆汁倒在另一保温的瓷桶内,面上泡沫,也要撇清。
(2)将熟石膏粉放入木勺,加温水0.5公斤调匀沉入瓷桶的浆汁内,再往上一提,又顺势将木勺侧转把石膏汁倒入浆汁内,接着再将舀出的三分之一浆汁冲入瓷桶浆汁内,使浆汁与石膏有翻滚中充分融合,静置5分钟后,撇去浮沫,下面凝结起来的就是豆腐脑。
2、浇卤;将羊肉切薄片。将口蘑洗净用稍多的水泡出汁,取出口蘑切块。用泡口蘑的汁水,蒜泥、盐、菱粉、及清水约2公斤调成芡汁待用。另用干锅一只,先 加入30公斤凉水烧沸,放入切好的羊肉片上,加上盐、酱油、味精再烧沸,即将调好芡汁边倒边搅和,即成浇卤,盛 入另一保温器内,撒上口蘑块,浇上用烧热麻油炸焦的花椒即成。
2、 食用时,先将豆腐脑盛在碗内,豆腐脑上浇浇卤,辣椒油、撒上蒜泥即成。
特点
洁白软嫩,鲜香微辣,与烧饼同吃,另有风味
|